绵阳拼团购房204群(90)
  • 浅浅:这个楼盘到底好不好?
  • 雪花飘飘:好的呢。
  • 零:这个楼盘周边环境设施怎么样?
  • 英雄:我去看过,很齐全。
  • 牛转乾坤:这个楼盘价格波动大么?
  • 日记本:这个楼盘性价比高。
  • 回忆:我建议你们去楼盘看看。
  • 大头:也可以直接咨询置业管家。
  • 吃了么:什么时候大家一起去看看啊。
  • 蓝天:上周我已经签合同了。
89人申请入群

成都加快构建大都市区规划 36区县3.23万平方公里

发布时间: 2016-01-18 10:52:43

来源: 成都商报

分类: 本地楼市

1029次浏览


今年的成都市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,我市优化城市空间布局,加快构建“双核共兴、一城多市”网络城市群大都市区发展格局,完成大都市区规划编制。

昨日,市规划局发布《政府工作报告》中涉及的国际化大都市最新规划理念解读。其中,对成都大都市区的定义为“成都市域及周边紧密联系的城市共同构成的同城化地区。范围包括成都市域12121平方公里及成都周边的资阳、德阳、眉山市域全部区县,以及雅安的雨城区和名山区,共36个区(市)县,总面积3.23万平方公里。”

市规划局表示,在“成都大都市区”内,各地将实现交通、生态保护、资源利用、基础设施等方面的协作统一发展。

“成都已经进入大都市区化的发展阶段。”以研究城镇化著称的北京交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、博士生导师赵坚建议,成都要在自己的大都市区区域集聚多个中小城市,高密度地容纳数千万人口,需要多建设通勤铁路和城市轨道交通支撑成都大都市区的运行。

大都市区的范围

36区(市)县 3.23万平方公里

成都大都市区会有多大?包括哪些城市?昨日,市规划局总规处对此解读称,成都大都市区范围包括成都市域12121平方公里及成都周边的资阳、德阳、眉山市域全部区县,以及雅安的雨城区和名山区,共36个区(市)县,总面积3.23万平方公里。

其中成都市域划分为都市核心区和都市新区。都市核心区范围为“双核”,包括中心城区和天府新区直管区。

中心城区为“都市优化区”,以存量资源内涵提升为主,应控制人口规模,控制建设总量,主要进行“城市修补”工作,比如比较老旧的社区建筑,可以通过加建电梯、厨卫、停车位等设施,提升功能品质。

天府新区直管区为“都市发展区”,以精明增长为主,按照产城融合、同步配套、绿色发展等原则引导新区建设,就业机会和配套水平优于中心城区,引导外来人口集聚。

“都市新区”则包括除都市核心区外的市域其他地区,是成都都市功能的重要组成部分。

大都市区的发展

四个同城化 统筹协作的发展关系

成都大都市区未来会否进行统一规划?成都市规划局总规处相关负责人进一步解释,在大都市区范围内,成都与德阳、眉山、资阳、雅安等城市,“是一个统筹、协作的发展关系。”

“成都大都市区对成都的影响和意义,主要体现在四个同城化:交通、生态保护、资源利用、基础设施等的同城化。”市规划局介绍,交通方面,成都大都市区将形成统一的轨道和道路交通网,成都市的轨道交通将延伸到眉山、德阳、简阳等区域,通过轨道快线,市民从一个城市到另一个城市就像在城市内部通勤。

生态保护方面,区域共同保护生态环境,划定敏感生态区域,合作开展流域治理和雾霾防治等,给市民创造良好的人居环境。比如在成德、成资、成眉等邻接地区,统筹预留生态廊道,有序引导城镇发展,能够形成更好的生态环境和空间形态。

资源利用方面,将共同开发利用优势资源,如将金沙、三星堆等有关联的文化资源联合申报世界遗产,共同打造精品旅游线路,创建区域旅游品牌。

基础设施方面,统筹预留基础设施廊道,统一规范基础设施标准,共建共享基础设施。

大都市区的未来

更大范围实现更高水平集聚经济

“大都市区通常是一个跨行政区划的地理区域,以大城市为中心,由多个与中心城市有较强通勤联系城镇组成的区域。”在北京交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、博士生导师赵坚看来,成都大都市区也已形成这样的城市空间结构。他赞同成都对大都市区的交通理解:成都要在自己的大都市区区域集聚多个中小城市,高密度地容纳数千万人口,需要多建设通勤铁路和城市轨道交通支撑成都大都市区的运行。

赵坚向成都记者分析,大都市区是一个人口和GDP的统计区域,它能把更多的人口集聚过来,提高人口密度,也能够更集约地利用土地,提高土地产出效率。

由市规划局提供的一组数据也显示,按上述成都大都市区范围,2014年常住人口2513万人,占四川省总人口的30.87%,其中城镇人口1471万人,占四川省城镇人口的比重为39.03%,城镇化率为58.54%。2014年GDP达1.4万亿元,约占四川省的49%。

“城市是人口和资源高度集聚的产物,大都市区通过疏解部分城市功能,克服了进一步提高集聚经济水平的空间障碍。”赵坚认为,成都大都市区将为当地更多业态创造发展空间,并更有利于构建创新的平台,“未来可期的是,能够在更大空间范围实现更高水平的集聚经济,促进区域的经济发展,形成大都市区经济圈。”

责任编辑: zhuoyan

团购报名

最新楼讯
楼盘导购更多>>
购房指南更多>>
小编推荐
订阅楼市楼讯